2024年6月21日 星期五

珍重再見

 《離情依依》

屏東縣內埔鄉僑智國小2004,6/19上午,由張文忠校長主持第64屆畢業,暨在校生結業典禮。創校64年,僑智國小將於今年7月關門走入歷史。畢業生和在校結業生36人,全校11位老師也將離校各奔前程,師生也都離情依依,拭淚互道珍重再見。

僑智第一屆畢業校友曾喜城教授應邀參加畢業典禮,見證了台灣於民國48年發生87水災,災民流離失所,幸有華僑賑款救災,政府用賑災節餘款在美和村創建僑智國小。曾喜城回憶他們以前每天打赤腳走三公里的路到內埔國小就讀,直到民國49年五年級結束才轉入僑智國小讀六年級。學校創辦之初,篳路藍褸滿地荒蕪,為了如期開學,全村每戶還出一人到學校挑砂舖路,割除野草。小朋友也都從家裡帶掃把水桶到學校,清洗新教室。

僑智創辦迄今64年,鄉間學校64年以來也是村民的文化中心,帶領著村民傳承鄉土文化。如今因受少子化的影響,難逃廢校的命運,村民也只能悲嘆感傷而已。為了紀錄學校關門的歷史,現在還在國立台藝大電影系就讀的僑智校友曾莞涵還特地從台北返校拍紀錄片,將僑智走過64年的歲月,用影像和文字作完整的紀錄。曾喜城校友則提議全體僑智人成立僑智之友會,永遠紀念僑智母校之名,聊表感恩與惜福之情於萬一。



 《小收穫小確幸》

去夏在羅經圈社區五穀宮後荒蕪的空地上種下320棵芋苗,如今芋葉田田,芋梗挺直,芋頭結成。胡適先生云:要麼收穫就怎麼栽。芋梗可炒成客家名菜芋荷,芋頭可炊可煮其味可口,芋葉可餵食家禽家畜。

孔夫子曾言:學耕稼我不如老農。我們是一群老志工,想植蔬果有點收成,免費提供社區長輩分享炊煮之樂。如今已逾一年,真是學農還不及半調子甚遠,始知農夫的辛勤偉大,試問世上農夫罷工不植不栽,世人吃啥?如今學農不成,謹綴數語向偉大的農夫致敬。感謝志工們一年來和我一起流汗耕耘,雖收成不佳,也算小確幸一樁,謝謝無怨無悔的志工伙伴們。




2024年6月2日 星期日

《巡迴公演》

 《巡迴公演》

2024,6/1下午屏東內埔三間屋樂坊聯合吳奇玲老師流行音樂非洲鼓團,赴枋寮車站前廣場,演出一小時非洲鼓打擊樂及《埔之內》客家歌舞劇。枋寮車站站長表示:歡迎公益性質的藝文表演在車站廣場演出,不僅可以活絡地方文化藝術的氣氛,還可以帶動地方藝文風氣的發展,進而提昇地方文化觀光的潛能。

據三間屋樂坊團長曾喜城教授表示:感謝客家委員會的贊助指導,台北愛樂劇工廠於民國111培育屏東內埔在地的16位素人演員演出《埔之內》客家歌舞劇,以14首原創客家歌舞詮釋屏東六堆300年的歷史故事,樂坊接續第三年巡迴台灣各地公演,113年排定13場分赴各地演出,期待藉由歌舞劇的表演藝術,散播客家語言文化之美,讓台灣各地區不同族群的觀眾,看見欣賞客家語言文化藝術之美。




2024年5月30日 星期四

《感恩小記事》

 《感恩小記事》

2024,5/28早晨7:30鄰家侄女曾秀萍送來碩大的金煌芒果,言言自家種的次級品,還算好吃,太感謝耶!回顧民國50年代,家住高雄六龜偏鄉僅國小畢業的黃金煌先生(1932年生),在自家土地上土法金鋼,經8年的辛勤接種授粉栽培,終於生產出迄今家喻戶曉的金煌芒果,當年創造六龜偏鄉2億的產值。今朝啖金煌而感念金煌,思其為真正的台灣男子。



《古早味蛋糕》

 《古早味蛋糕》

今年54歲的屏東阿茂,國中畢業後學做蛋糕,早已是40年經驗的傑出師傅。前幾年因疫情肆虐蛋糕店關門而失業,後雖曾改行到口罩工廠打工,迄工廠停工後又告失業。如今阿轉輾來到三間屋,每天為近70位長輩做愛心便當。三間屋主人有感於他的忠厚勤勞,特別購置設備鼓勵阿茂發揮長才繼續做手工蛋糕。其手作蛋糕品質優良,口感絕佳,尤其現做以海藻糖降低糖份的6吋蛋糕,每個僅售100元,備受鄉親喜愛。為使阿茂永續就業!,歡迎大家訂購。每日上班時間8:30~7:30歡迎來電訂購:(08)7780085。感恩謝謝大家!



2024年5月26日 星期日

《獻戲》

 《獻戲》歡迎鄉親友來看我們演戲。



屏東宗聖公祠志工日誌

 《志工日誌)2024/5/26上午在宗祠值班做志工,六堆忠義聯盟鍾振斌總幹事,及古文物修護青年匠師曾鵬璇來訪,言及已向文化處文資所申請文物檢測修護調查,並邀請老朽一起擔任協同主持人。檢視宗祠的古鐘古鼎,簷花瓦當,古匾楹聯,碑碣書画等有形文物琳瑯滿目,宗祠古文物與古蹟建築相得意彰,同為屏東珍貴的有形文化資產,期待全面調查檢測修護,拭目以待。臨別走出宗祠,在大門背面上的守身養志碑坊下照相,祝福他們謹記宗聖公曾子所言:身體髮膚不可毀傷,要戰戰蔻蔻培養崇高的心志理想。宗祠巴洛克式風格大門上的天使必降福賓客,祝福他們走向理想的海角天涯而心想事成。上午在宗祠值班做志工,六堆忠義聯盟鍾振斌總幹事,及古文物修護青年匠師曾鵬璇來訪,言及已向文化處文資所申請文物檢測修護調查,並邀請老朽一起擔任協同主持人。檢視宗祠的古鐘古鼎,簷花瓦當,古匾楹聯,碑碣書画等有形文物琳瑯滿目,宗祠古文物與古蹟建築相得意彰,同為屏東珍貴的有形文化資產,期待全面調查檢測修護,拭目以待。臨別走出宗祠,在大門背面上的守身養志碑坊下照相,祝福他們謹記宗聖公曾子所言:身體髮膚不可毀傷,要戰戰蔻蔻培養崇高的心志理想。宗祠巴洛克式風格大門上的天使必降福賓客,祝福他們走向理想的海角天涯而心想事成。





歡迎來聊